??? 作為國內個人護理品材料的主要生產企業(yè)之一,預披露已有數日的廣州天賜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天賜高新”)不久正式接受證監(jiān)會發(fā)審委審核。
若成功上市,天賜高新將成為國內個人護理品材料行業(yè)的首家上市公司。從目前情況來看,天賜高新的個人護理品材料行業(yè)標簽不久恐發(fā)生變化,如今的天賜高新正將大部分精力投向鋰離子電池材料業(yè)務,曾經作為絕對主業(yè)的個人護理品材料業(yè)務逐漸淪為副業(yè)。而在行業(yè)“鋰”狂熱高燒未退的背景下,押注鋰電子電池材料的做法無疑將使天賜高新面臨極大的經營風險。
主業(yè):銷售費用升毛利率降
天賜高新的前身是廣州市天賜高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天賜有限”),業(yè)務定位是個人護理品材料的研發(fā)、生產和銷售,但國內的個人護理品材料市場競爭激烈,行業(yè)集中度較低。分布在國內的眾多本土個人護理材料供應商的客戶主要集中于國內個人護理品企業(yè),相對低端;而跨國個人護理品企業(yè)構成的中高端市場則由進入國內的跨國個人護理品材料公司把持。
這樣的行業(yè)處境使得國內至今沒有一家個人護理品材料行業(yè)的上市公司,而最有可能成為該行業(yè)首家上市公司的天賜高新,卻遭遇個人護理品材料業(yè)務經營狀況不甚理想的尷尬境地。
首先,主要客戶銷售額大幅下降。一般來說,客戶集中度的下降能降低企業(yè)的經營風險,但客戶集中度的降低應通過擴大客戶群體稀釋大客戶銷售額的占比來實現(xiàn),而不是直接犧牲現(xiàn)有大客戶的銷售額。
2009年-2011年,天賜高新對該行業(yè)前十大客戶的總銷售額分別為10596.3萬元、9618.83萬元、8036.38萬元,占同類產品總體銷售的比例分別為52.19%、43.52%、30.96%;同時,公司對單個主要客戶的銷售額也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下降,以第一大客戶廣東拉芳日化有限公司(報告期內均為第一大客戶)為例,2009年-2011年公司對其的銷售額分別為4536萬元、2935萬元、2439萬元,對RITA(2010年-2011年為第二大客戶)的銷售額由2010年的1675萬元降至2011年的1576萬元。
與客戶集中度下降對應的便是銷售費用的提升和毛利率的下降。報告期內,天賜高新的銷售費用由2009年的1578.67萬元增至2011年的2279.6萬元,增幅近50%;與此同時,個人護理品材料業(yè)務毛利率的下降則表現(xiàn)得更為直接,2009年-2011年,該業(yè)務的毛利率分別為33.52%、31.19%、27.11%。
但面對此項業(yè)務所遭遇的不利局面,天賜高新卻選擇了盲目擴產,此舉直接導致了產能利用率的急劇下滑,產能利用率低下將使因擴產而大幅上升的固定資產折舊費用得不到有效分攤。因此,如果產能利用率得不到有效改善,將進一步拉低未來毛利率。
副業(yè):70%募集資金擴產能
或是迫于國內個人護理品材料行業(yè)的激烈競爭,天賜高新自2005年起開始將目光投向鋰離子電池行業(yè)。2007年,該公司的鋰離子電池電解液產品開始形成批量銷售。
報告期內,鋰離子電解液的銷量由2009年的537.14噸上升至2011年的1687.31噸,對應的銷售額也由4452.14萬元上升至12374.64萬元,在總營收的占比則由13.75%提高到26.71%。在銷量大幅攀升的同時,鋰離子電解液的毛利率也大幅提升,由2009年的27.76%提升至2011年35.15%,對應的毛利由1013.51萬元增至4349.72萬元。
鋰離子電解液業(yè)務的優(yōu)異表現(xiàn)使得天賜高新將更多的精力投向此業(yè)務。
電解液一般由電解質、有機溶劑、添加劑等材料在一定條件下按比例配制而成,其中電解質是最核心的原料,最常用的電解質是六氟磷酸鋰(一般六氟磷酸鋰與有機溶劑用量比例大約為1∶7)。但六氟磷酸鋰的生產技術一直被國外壟斷,為了掌握此項技術,天賜高新與Dr.Novis Smith于2011年簽署了六氟磷酸鋰生產制造技術許可使用協(xié)議書,經過幾年的研究,天賜高新于2011年建成300噸六氟磷酸鋰的生產線。
但天賜高新對鋰離子電池材料業(yè)務的投入卻并不限于此,天賜高新計劃募資26523.66萬元,其中10964萬元用于6000t/a鋰電池和動力電池材料項目,7477.14萬元將用于1000t/a鋰離子電池電解質材料項目,天賜高新將拿出70%的募集資金用于鋰離子電池材料項目的建設,也就是說,天賜高新未來的發(fā)展狀況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鋰離子電池材料業(yè)務的發(fā)展狀況。
前景:電解質產能存過剩風險
相較于生產電解液30%左右的毛利率,生產電解質的毛利率超過60%,由此導致了國內企業(yè)投資六氟磷酸鋰的狂熱。這股狂熱的投資沖動下,目前國內具備獨立制造六氟磷酸鋰能力的多家企業(yè)均在積極擴大產能,整體產能過剩的風險已經顯現(xiàn)。
相關資料顯示,截至2010年,日本森田化學的現(xiàn)有產能為1680噸/年,日本關東電化為950噸/年,STELLA為1000噸/年,韓國蔚山為100噸/ 年,臺塑為200噸/年,天津金牛為250噸/年,多氟多為200噸/年,產能共計為4380噸。而據天賜高新招股書稱:2010年全球鋰離子電池電解液產量達到30000噸左右,以此計算所需六氟磷酸鋰大約4000噸,產能與需求量基本匹配。
但僅一年多時間,目前的行業(yè)產能便已出現(xiàn)大幅過剩的局面。目前多氟多的2000噸電解質生產線將于今年投產,九九久的400噸電解質生產線已建成投產,擬增加的1600噸產能也正在建設中,天賜高新新增的1700噸生產線也將于今年投產,加上江蘇國泰和天津金牛的在建項目,保守估計,今年全行業(yè)的產能將超過10000噸,而招股書顯示,至2012年,全球對鋰離子電解液的需求總量約為37000噸,以此可計算六氟磷酸鋰的需求量約為4500噸。2012年的行業(yè)整體產能已超過市場需求量的兩倍。
根據招股書提供的數據,六氟磷酸鋰的市場價已由2010年的33.5萬元/噸降至2011年的28.1萬元/噸。在產能大幅釋放的2012年,六氟磷酸鋰的價格或將遭遇更大的跌幅。如此激進的產能大躍進或使鋰電行業(yè)重蹈光伏行業(yè)的覆轍,最終將對整個行業(yè)造成重創(chuàng)。
若成功上市,天賜高新將成為國內個人護理品材料行業(yè)的首家上市公司。從目前情況來看,天賜高新的個人護理品材料行業(yè)標簽不久恐發(fā)生變化,如今的天賜高新正將大部分精力投向鋰離子電池材料業(yè)務,曾經作為絕對主業(yè)的個人護理品材料業(yè)務逐漸淪為副業(yè)。而在行業(yè)“鋰”狂熱高燒未退的背景下,押注鋰電子電池材料的做法無疑將使天賜高新面臨極大的經營風險。
主業(yè):銷售費用升毛利率降
天賜高新的前身是廣州市天賜高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天賜有限”),業(yè)務定位是個人護理品材料的研發(fā)、生產和銷售,但國內的個人護理品材料市場競爭激烈,行業(yè)集中度較低。分布在國內的眾多本土個人護理材料供應商的客戶主要集中于國內個人護理品企業(yè),相對低端;而跨國個人護理品企業(yè)構成的中高端市場則由進入國內的跨國個人護理品材料公司把持。
這樣的行業(yè)處境使得國內至今沒有一家個人護理品材料行業(yè)的上市公司,而最有可能成為該行業(yè)首家上市公司的天賜高新,卻遭遇個人護理品材料業(yè)務經營狀況不甚理想的尷尬境地。
首先,主要客戶銷售額大幅下降。一般來說,客戶集中度的下降能降低企業(yè)的經營風險,但客戶集中度的降低應通過擴大客戶群體稀釋大客戶銷售額的占比來實現(xiàn),而不是直接犧牲現(xiàn)有大客戶的銷售額。
2009年-2011年,天賜高新對該行業(yè)前十大客戶的總銷售額分別為10596.3萬元、9618.83萬元、8036.38萬元,占同類產品總體銷售的比例分別為52.19%、43.52%、30.96%;同時,公司對單個主要客戶的銷售額也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下降,以第一大客戶廣東拉芳日化有限公司(報告期內均為第一大客戶)為例,2009年-2011年公司對其的銷售額分別為4536萬元、2935萬元、2439萬元,對RITA(2010年-2011年為第二大客戶)的銷售額由2010年的1675萬元降至2011年的1576萬元。
與客戶集中度下降對應的便是銷售費用的提升和毛利率的下降。報告期內,天賜高新的銷售費用由2009年的1578.67萬元增至2011年的2279.6萬元,增幅近50%;與此同時,個人護理品材料業(yè)務毛利率的下降則表現(xiàn)得更為直接,2009年-2011年,該業(yè)務的毛利率分別為33.52%、31.19%、27.11%。
但面對此項業(yè)務所遭遇的不利局面,天賜高新卻選擇了盲目擴產,此舉直接導致了產能利用率的急劇下滑,產能利用率低下將使因擴產而大幅上升的固定資產折舊費用得不到有效分攤。因此,如果產能利用率得不到有效改善,將進一步拉低未來毛利率。
副業(yè):70%募集資金擴產能
或是迫于國內個人護理品材料行業(yè)的激烈競爭,天賜高新自2005年起開始將目光投向鋰離子電池行業(yè)。2007年,該公司的鋰離子電池電解液產品開始形成批量銷售。
報告期內,鋰離子電解液的銷量由2009年的537.14噸上升至2011年的1687.31噸,對應的銷售額也由4452.14萬元上升至12374.64萬元,在總營收的占比則由13.75%提高到26.71%。在銷量大幅攀升的同時,鋰離子電解液的毛利率也大幅提升,由2009年的27.76%提升至2011年35.15%,對應的毛利由1013.51萬元增至4349.72萬元。
鋰離子電解液業(yè)務的優(yōu)異表現(xiàn)使得天賜高新將更多的精力投向此業(yè)務。
電解液一般由電解質、有機溶劑、添加劑等材料在一定條件下按比例配制而成,其中電解質是最核心的原料,最常用的電解質是六氟磷酸鋰(一般六氟磷酸鋰與有機溶劑用量比例大約為1∶7)。但六氟磷酸鋰的生產技術一直被國外壟斷,為了掌握此項技術,天賜高新與Dr.Novis Smith于2011年簽署了六氟磷酸鋰生產制造技術許可使用協(xié)議書,經過幾年的研究,天賜高新于2011年建成300噸六氟磷酸鋰的生產線。
但天賜高新對鋰離子電池材料業(yè)務的投入卻并不限于此,天賜高新計劃募資26523.66萬元,其中10964萬元用于6000t/a鋰電池和動力電池材料項目,7477.14萬元將用于1000t/a鋰離子電池電解質材料項目,天賜高新將拿出70%的募集資金用于鋰離子電池材料項目的建設,也就是說,天賜高新未來的發(fā)展狀況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鋰離子電池材料業(yè)務的發(fā)展狀況。
前景:電解質產能存過剩風險
相較于生產電解液30%左右的毛利率,生產電解質的毛利率超過60%,由此導致了國內企業(yè)投資六氟磷酸鋰的狂熱。這股狂熱的投資沖動下,目前國內具備獨立制造六氟磷酸鋰能力的多家企業(yè)均在積極擴大產能,整體產能過剩的風險已經顯現(xiàn)。
相關資料顯示,截至2010年,日本森田化學的現(xiàn)有產能為1680噸/年,日本關東電化為950噸/年,STELLA為1000噸/年,韓國蔚山為100噸/ 年,臺塑為200噸/年,天津金牛為250噸/年,多氟多為200噸/年,產能共計為4380噸。而據天賜高新招股書稱:2010年全球鋰離子電池電解液產量達到30000噸左右,以此計算所需六氟磷酸鋰大約4000噸,產能與需求量基本匹配。
但僅一年多時間,目前的行業(yè)產能便已出現(xiàn)大幅過剩的局面。目前多氟多的2000噸電解質生產線將于今年投產,九九久的400噸電解質生產線已建成投產,擬增加的1600噸產能也正在建設中,天賜高新新增的1700噸生產線也將于今年投產,加上江蘇國泰和天津金牛的在建項目,保守估計,今年全行業(yè)的產能將超過10000噸,而招股書顯示,至2012年,全球對鋰離子電解液的需求總量約為37000噸,以此可計算六氟磷酸鋰的需求量約為4500噸。2012年的行業(yè)整體產能已超過市場需求量的兩倍。
根據招股書提供的數據,六氟磷酸鋰的市場價已由2010年的33.5萬元/噸降至2011年的28.1萬元/噸。在產能大幅釋放的2012年,六氟磷酸鋰的價格或將遭遇更大的跌幅。如此激進的產能大躍進或使鋰電行業(yè)重蹈光伏行業(yè)的覆轍,最終將對整個行業(yè)造成重創(chuà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