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果民主共和國禁止中國水電(Sinohydro Corp.)和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Corp.)在當地的礦企出口未經加工的銅礦與鈷礦,要求礦商在本國國內加工礦石。
10月2日,剛果礦業(yè)部長Martin Kabwelulu表示,由于政府希望“確保及時償還”該國與中國價值60億美元以礦產交換基礎設施的交易,華剛礦業(yè)股份有限公司(Sicomines)必須推出“高產值的產品”, 因華剛礦業(yè)的營業(yè)利潤用作償還中國向剛果提供的貸款的用途,如果該礦山出口價值更高的精煉金屬,將有助于及早償還貸款。
目前,運營著價值32億美元礦業(yè)項目的華剛礦業(yè),去年銅精礦量出口量占剛果總出口量的25%,其中,電解銅出口量占5%。據該礦所在地區(qū)South Katanga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華剛礦業(yè)銅精礦與電解銅的出口量分別達11.5萬噸和2萬噸。
中國水電和中國鐵建總部均設在北京,共持有華剛礦業(yè)公司68%的股份。這個項目是礦產交換基礎設施交易的關鍵部分,2007年,兩國建立合作,中國企業(yè)向中國的銀行貸款在剛果當地投建公路和醫(yī)院等基礎設施,而剛果則以銅和鈷等金屬作為回報。
授權撤銷
Kabwelulu寫信給華剛礦業(yè)總經理孫瑞文表示,他不贊成公司的采礦產品類型,因華剛礦業(yè)大多數出口產品是未精煉的銅精礦與氫氧化鈷,而非加工過的電解銅與金屬鈷。
當地礦業(yè)部門已接到指示:除加工后的銅與鈷,不再授權出口采礦產品,112輛運輸金屬出口的貨車中僅有44家獲準繼續(xù)出行,因后者已經到達邊境。
華剛礦業(yè)在剛果的股東還包括當地國企Gecamines SA和電力企業(yè)Societe Nationale d’Electricite,公司礦產主要通過公路運輸到鄰國贊比亞。
華剛礦業(yè)副總Jean Nzeng表示,公司已對部長的信作出了回應。10月4日,他在剛果(金)首都金沙薩 (Kinshasa)表示,“我們正在試圖進行溝通以解決此事,應該沒什么大問題。”
銅產量公約
2008年4月,剛果曾出了一項公約 ,規(guī)定礦商在投入商業(yè)生產的第一年年底,電解銅的年產量必須達到20萬噸,而作為銅礦的副產品,加工后的金屬鈷也要達到“相應噸位”。
根據協(xié)議,精煉銅第三年的產量要達40萬噸。
華剛礦業(yè)于2015年11月投產,去年電解銅的產量達到4.4萬噸。
“華剛礦業(yè)必須遵循公約,”Kabwelulu表示,同時該公司還尚未解釋為什么在2016年與2017年上半年未出口鈷。
負責該項目的監(jiān)管Moise Ekanga在2015年10月的一次采訪中表示,缺乏可用電力使得華剛礦業(yè)滿負荷生產出現障礙,公司還額外需要170兆瓦電力。中國水電和中國鐵路目前正融資6.6億美元,建設一個240兆瓦的水力發(fā)電站以滿足華剛礦業(yè)的生產需求。
在2015年的新聞發(fā)布會上,監(jiān)控辦公室表示,在接下來的20年里,華剛礦業(yè)銅的年產量將逐漸上升到40萬噸,目前Ekanga未就此事作出任何官方回復。
出口禁令
事實上,剛果在2013年就下令禁止銅和鈷精礦的出口,但由于該國生產的電力不足,無法在國內生產這些產品,因此在數個場合推遲了禁令的實施。而如今,除華剛礦業(yè)以外,還有大多數主要生產商,比如嘉能可(Glencore Plc)和洛陽鉬業(yè)(China Molybdenum Co .),均在剛果境內生產銅。
政府數據顯示,剛果最大的鈷生產商——Tenke Fungurume礦業(yè)公司由洛陽鉬業(yè)與嘉能可旗下Mutanda Mining持有56%股權,該公司出口氫氧化鈷,而非金屬鈷。另據數據顯示,華剛礦業(yè)今年6月才開始出口氫氧化鈷。
10月2日,Kabwelulu要求華剛礦業(yè)提供“充足的解釋”,為何公司的開采范圍包含鈷礦,但在生產的頭18個月里,卻未出口鈷。
10月2日,剛果礦業(yè)部長Martin Kabwelulu表示,由于政府希望“確保及時償還”該國與中國價值60億美元以礦產交換基礎設施的交易,華剛礦業(yè)股份有限公司(Sicomines)必須推出“高產值的產品”, 因華剛礦業(yè)的營業(yè)利潤用作償還中國向剛果提供的貸款的用途,如果該礦山出口價值更高的精煉金屬,將有助于及早償還貸款。
目前,運營著價值32億美元礦業(yè)項目的華剛礦業(yè),去年銅精礦量出口量占剛果總出口量的25%,其中,電解銅出口量占5%。據該礦所在地區(qū)South Katanga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華剛礦業(yè)銅精礦與電解銅的出口量分別達11.5萬噸和2萬噸。
中國水電和中國鐵建總部均設在北京,共持有華剛礦業(yè)公司68%的股份。這個項目是礦產交換基礎設施交易的關鍵部分,2007年,兩國建立合作,中國企業(yè)向中國的銀行貸款在剛果當地投建公路和醫(yī)院等基礎設施,而剛果則以銅和鈷等金屬作為回報。
授權撤銷
Kabwelulu寫信給華剛礦業(yè)總經理孫瑞文表示,他不贊成公司的采礦產品類型,因華剛礦業(yè)大多數出口產品是未精煉的銅精礦與氫氧化鈷,而非加工過的電解銅與金屬鈷。
當地礦業(yè)部門已接到指示:除加工后的銅與鈷,不再授權出口采礦產品,112輛運輸金屬出口的貨車中僅有44家獲準繼續(xù)出行,因后者已經到達邊境。
華剛礦業(yè)在剛果的股東還包括當地國企Gecamines SA和電力企業(yè)Societe Nationale d’Electricite,公司礦產主要通過公路運輸到鄰國贊比亞。
華剛礦業(yè)副總Jean Nzeng表示,公司已對部長的信作出了回應。10月4日,他在剛果(金)首都金沙薩 (Kinshasa)表示,“我們正在試圖進行溝通以解決此事,應該沒什么大問題。”
銅產量公約
2008年4月,剛果曾出了一項公約 ,規(guī)定礦商在投入商業(yè)生產的第一年年底,電解銅的年產量必須達到20萬噸,而作為銅礦的副產品,加工后的金屬鈷也要達到“相應噸位”。
根據協(xié)議,精煉銅第三年的產量要達40萬噸。
華剛礦業(yè)于2015年11月投產,去年電解銅的產量達到4.4萬噸。
“華剛礦業(yè)必須遵循公約,”Kabwelulu表示,同時該公司還尚未解釋為什么在2016年與2017年上半年未出口鈷。
負責該項目的監(jiān)管Moise Ekanga在2015年10月的一次采訪中表示,缺乏可用電力使得華剛礦業(yè)滿負荷生產出現障礙,公司還額外需要170兆瓦電力。中國水電和中國鐵路目前正融資6.6億美元,建設一個240兆瓦的水力發(fā)電站以滿足華剛礦業(yè)的生產需求。
在2015年的新聞發(fā)布會上,監(jiān)控辦公室表示,在接下來的20年里,華剛礦業(yè)銅的年產量將逐漸上升到40萬噸,目前Ekanga未就此事作出任何官方回復。
出口禁令
事實上,剛果在2013年就下令禁止銅和鈷精礦的出口,但由于該國生產的電力不足,無法在國內生產這些產品,因此在數個場合推遲了禁令的實施。而如今,除華剛礦業(yè)以外,還有大多數主要生產商,比如嘉能可(Glencore Plc)和洛陽鉬業(yè)(China Molybdenum Co .),均在剛果境內生產銅。
政府數據顯示,剛果最大的鈷生產商——Tenke Fungurume礦業(yè)公司由洛陽鉬業(yè)與嘉能可旗下Mutanda Mining持有56%股權,該公司出口氫氧化鈷,而非金屬鈷。另據數據顯示,華剛礦業(yè)今年6月才開始出口氫氧化鈷。
10月2日,Kabwelulu要求華剛礦業(yè)提供“充足的解釋”,為何公司的開采范圍包含鈷礦,但在生產的頭18個月里,卻未出口鈷。